GPU独角兽沐曦股份拿到IPO批文。
11月13日,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12日,证监会已同意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或沐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6月30日,沐曦股份提交科创板IPO招股书,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沐曦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00万股A股普通股,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
10月24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4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沐曦股份首发事项,最终公司顺利过会。
从6月30日申请IPO到成功过会,沐曦股份仅用了116天。
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的领导者之一。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沐曦专注于通用GPU芯片研发,在AI芯片这一被国际厂商长期主导的细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公司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主流高端处理器的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沐曦股份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通用GPU架构、GPU IP、先进制程GPU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招股书表示,本次IPO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主要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沐曦股份产品端已形成清晰的三大产品线矩阵:主力产品“曦云C系列”聚焦AI训推一体与通用计算,其中C500系列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部分场景表现已实现超越,C588芯片通过技术优化大幅缩小与H100的差距,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曦思N系列”专注AI推理,已实现规模化商用;“曦彩G系列”布局图形渲染,填补国产高端图形GPU空白。
目前,曦云C500系列已进入量产,带领沐曦股份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43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74.52%,展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2025年公司发布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曦云C600,构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国产供应链闭环,原生支持FP8精度,可高效支撑大模型训练。
市场渗透方面,截至2025年3月,沐曦股份GPU累计销量超2.5万颗,已在10余个智算集群落地应用,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中心等核心场景,客户包括新华三、瑞芯智能等行业标杆。
订单端,截至2025年9月,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达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这给公司未来12-18个月的收入增长提供了较强的支撑性。而据其此前披露的数据,沐曦股份在报告期内尚未盈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沐曦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亿元和3.2亿元,近13个季度累计营收约11.1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7,696.52 万元、-87,115.82 万元、-140,887.94 万元和-23,251.22 万元,尚未实现盈利。累计近13个季度亏损额约32.9亿元。
综合来看,沐曦股份营业收入增长迅速,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74.52%,体现出产品商业化的快速放量。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虽然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主要由研发投入等因素所致,其中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受大额股份支付因素影响。
沐曦股份表示,随着收入端的快速放量和规模效应逐步释放,公司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盈亏平衡点。根据公司给出的前瞻测算,将最早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
股权结构方面,上海骄迈直接持有沐曦股份13.30%的股份,为发行人第一大股东。鉴于上海骄迈、上海曦骥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陈维良,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海骄迈、上海曦骥以及陈维良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2.94%股权,持股比例远高于其他任何股东;同时,陈维良拥有公司董事会除独立董事之外半数以上成员的提名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除上海骄迈及陈维良外,单独持有或通过关联关系合计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包括上海曦骥、葛卫东、混沌投资、经乾二号、经纬创壹号、经纬创荣、经纬厦门、经纬创叁号、经纬创华。
其中,葛卫东直接持有公司3.98%股权,混沌投资由葛卫东实际控制并直接持有公司3.50%股权,二者合计持有公司7.48%的股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