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US)重磅打造的全球最小规模的AI超级计算机将于当地时间周三正式推向市场,以紧凑的桌面台式机形式提供基于英伟达Grace Blackwell 架构的AI堆栈。这一看似mini版本高性能AI服务器的“世界上最小规模AI超级计算机”问世,意味着英伟达或将迎来无比强劲的新型业绩增长点,冲击华尔街金融巨头Cantor Fitzgerald近期所予以的300美元目标股价并非不可能实现——对应着超过7万亿美元市值。
与此同时,关于英伟达的此项重磅技术动态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英伟达、台积电、博通以及美光科技所主导的全球AI算力产业链的这轮“超级牛市行情”也远未停歇,该产业链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资金最青睐的投资板块。英伟达股价今年以来屡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高达40%,当前股价徘徊在188美元附近,市值稳定在4.6万亿美元,长期稳居全球市值排行榜榜首。
据了解,英伟达最新推出的名为“Nvidia DGX Spark”的全球最小规模AI超级计算机,据英伟达官方称可提供企业数据中心级超算性能,搭载该芯片公司最新研发的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以及其 ConnectX-7高性能网络能力和英伟达独家AI软件栈。
英伟达推出DGX Spark 小型AI超级计算机的核心理念是为中小型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开发者们提供PC端侧即可快捷接入AI超级计算系统的途径,而无需为租用基于英伟达Blackwell AI服务器集群的云端AI数据中心算力服务或购买自有的AI服务器机架系统而耗费数百万美元。相比之下,DGX Spark 售价仅仅3999美元。
正如当年的首批DGX-1,首批Spark也是交付给马斯克
Spark严格意义上属于英伟达正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华硕和戴尔)积极共同推出的新型个人化AI超级计算机的一部分,这将允许B/C端客户们在其本地端侧的PC设备上便捷化地实时开发并使用AI大模型/AI应用软件。
英伟达表示,Spark可配备最高128GB的庞大内存,这应能在运行大规模且极度消耗算力资源的AI大模型时提供重大帮助。
“回顾多年以来,当时是2016年,我们成功打造出了全球首个高性能AI服务器系统——DGX-1,给当时的AI大模型研究者们提供了随时可供他们自己所调配的AI超级计算机。我当时把第一台AI服务器系统亲自交付给了一个名为 OpenAI的小型AI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由此诞生出了具备划时代意义的ChatGPT,并且开启了全球AI革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DGX-1开启了属于AI超级计算机的时代,并解锁了驱动现代AI大模型的规模缩放定律。借助DGX Spark,我们将全面回归这一使命——把一台AI超级计算机发放到每一位AI开发者手中,助力他们点燃下一波AI技术大突破。”
与当时的DGX-1首批交付仪式类似,就像马斯克命中注定将领导人类社会实现AGI或者ASI,黄仁勋于本周将全球首批“Nvidia DGX Spark”超级算力系统亲自交付给已经离开OpenAI并创立xAI这一新兴AI应用势力的马斯克。
该公司还拥有一款实际物理规模更大、性能更强劲的DGX Station,运行基于英伟达GB300 Grace Blackwell Ultra架构的桌面级台式超级AI芯片。
与昂贵的 Blackwell AI服务器算力集群相比, Spark“独家卖点”是什么?
但是,投资者以及开发者们千万不要指望拿到仅仅一台Spark或者Station系统,能够与完整运行万亿参数级别的AI大模型或其他需要天量级算力资源的AI应用软件彻底画上等号——Spark或者Station无法完美替代无比昂贵的Blackwell AI服务器机架(机架级 DGX GB200/GB300 NVL72)所联合构建出的能够运行万亿级别参数的AI服务器算力集群。
这种最新的小型AI超级计算机运行英伟达自家打造的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DGX OS及其独家的AI软件栈,专门辅助开发者们在PC端侧随时可进行AI大模型的构建与运行工作负载而设计,同时也可助力一些PC端用户在端侧即可运行基于本地设备的中小型AI大模型。
英伟达还表示,用户可以选择连接两台Spark AI超级计算机系统,从而能够运行更大型的AI大模型,参数规模可高达4050亿。
Spark与Station 旨在与英伟达现有的昂贵AI服务器集群产品形成互补,使用户们能够在更广泛部署之前先行在端侧有能力完成AI大模型的一部分原型开发与技术微调工作。
从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名为“Nvidia DGX Spark”的全球最小规模AI超级计算机基于“统一内存 + 桌面形态 + 企业级软件栈”的组合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离线/合规的数据边界内,直接在本机设备把70B~200B量级的模型做推理与微调,并无缝迁移到大规模集群复现与扩展。
DGX Spark 的整体性能定位是“桌面尺寸、数据中心级体验”:单机峰值约1PFLOP(FP4,含稀疏)、128GB 统一内存、内置 DGX OS(CUDA X-AI全栈)、标配 ConnectX-7 200Gb/s 与 NVLink-C2C(CPU-GPU 同步带宽约等于PCIe 5的5)以及 Grace-Blackwell 超级芯片。它能在本地推理/微调当代大模型,单机支持最多约200BAI大模型参数。
两台DGX Spark 互联则可到大约405B参数,单个DGX Spark出售价格起步仅仅3,999美元,因此它的最大卖点不是“原始算力压谁”,而是把可用的强算力+统一内存+企业级软件栈装进桌面,显著降低“从本地AI原型到上线部署”的技术门槛,同时与 DGX Cloud/数据中心环境无缝对接。
换言之,DGX Spark可谓把数据中心级体验下沉到桌面,分钟级上手做 70B~200B 量级工作负载(推理/微调/评测/蒸馏),再加上DGX OS + CUDA X-AI与数据中心DGX环境同构,极大缩短“从AI技术创意到实验室”的路径。因此英伟达DGX GB200/GB300更新是“大型AI算力工厂”,而DGX Spark则更像是“开发者的个人/团队级AI试制间”,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更像是基于“原型—生产”关系的强劲互补关系。
凭借Spark将带来的新增长动能,英伟达牛市轨迹未完待续
毋庸置疑的是,凭借强大的GPU处理器系统以及独家的CUDA 软件体系,英伟达仍然在全球AI算力竞赛中占据绝对领先位置。就业绩量级而言,Spark无疑将是英伟达的新增长点与AI生态放大器。
除新推出的桌面AI系统外,该公司还在持续与AI领军者们达成巨额交易,其中包括对OpenAI进行1000亿美元级别的巨额投资,届时这家 ChatGPT的开发者将采购高达10吉瓦容量的英伟达AI服务器集群。
上月,英伟达与云端AI算力租赁领军者CoreWeave(CRWV.US)签署了一项重磅协议,后者将获得来自这家芯片巨头价值63亿美元的AI算力订单。
英伟达近期还向埃隆马斯克所创立的OpenAI竞争对手之一xAI,以及亚马逊、谷歌、Facebook母公司Meta、微软以及众多科技巨头提供 无比庞大的AI GPU算力集群设备,更不用说OpenAI与甲骨文、软银联合打造出的价值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Stargate Project) 项目——自2025年起,OpenAI、甲骨文与软银共同推进有着“新时代曼哈顿计划”称号的大型AI基建项目。
DGX Spark无疑代表英伟达在“本地/个人级AI超级计算系统”上的新增长向量,更加像是前端加速渗透 + 生态加码扩张,将大幅强化其独家的“Nvidia AI软硬件一体生态”与AI开发者生态护城河,更大规模的业绩驱动无疑仍将来自服务器机房/超算级部署与超大单算力基础设施(比如 OpenAI带来的10GW级项目),这也是Cantor Fitzgerald对于英伟达的目标股价点位从240美元上调至华尔街最高点位——300美元目标股价的核心逻辑。
在Cantor等华尔街顶级机构看来英伟达仍然将是万亿美元级别AI支出巨浪的最核心受益者。在这些机构看来,英伟达股价的屡创历史新高之势远未终结。华尔街分析师们近日对于英伟达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可谓不断上调,最新的华尔街平均目标价意味着英伟达总市值将在1年之内一举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这一超级里程碑。
“全球最高市值公司”英伟达堪称是全球AI算力产业链的“总龙头”,因此,在机构与散户投资者们看来,英伟达屡创新高的强劲涨势不止,意味着全球AI算力产业链的这轮“超级牛市行情”也远未停歇,该产业链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资金最青睐的投资板块。
在华尔街金融巨鳄Cantor、花旗、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看来,以AI算力硬件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远远未完结,现在仅仅处于开端,在前所未有的“AI算力需求风暴”推动之下,这一轮AI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2万亿至3万亿美元。英伟达CEO黄仁勋更是预测称,2030年之前,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其项目规模和范围将给英伟达带来重大的长期增长机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