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何柳颖
“太难抢了,输个密码就售罄了。”
“国庆记得提前买进。”
近日,界面新闻记者留意到,多款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且部分产品由于额度有限,长期处于售罄状态,每日“蹲点买进”成为了部分投资者的抢仓策略。国庆将至,不希望浪费假期收益的投资者情绪更是踊跃。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多个民营银行在售理财产品发现,部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走高,某款7天可赎回的理财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2%。
“短期产品可能会有波动,毕竟是理财(不保本)。”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多款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5%
民营银行多款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比如,截至9月29日,微众活期+Plus的诚享19号(北银理财京华远见春系列诚享7天持有期19号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5.85%,近一个月年化达到6.87%,且每个交易日单位净值均为正值;微众活期+Plus的周周鑫10号(浦银理财周周鑫稳健款-微众专属10号A)成立以来年化为5.81%,近一个月年化甚至达到12.11%。
上述两款产品均为1元起购,持满7天可转出,风险等级均为R2。其中诚享19号的成立日为2025年8月1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CBA00213.CS)收益率70%+中债-综合全价(1-3年)指数(CBA00223.CS)收益率10%+北京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1年20%;周周鑫10号的成立日为2024年11月15日,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1.40%。
除了上述2款产品之外,微众活期+Plus的交银理财灵动慧利23号、华夏理财的悦慧7L、光大理财的创利乐享18号D等,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5%。
截至发稿,微众活期+Plus的产品均为在售状态。此前,多款收益率较高的产品长期处于售罄状态。微众银行客服人员表示,活期+Plus产品每个工作日限额销售,每个工作日有固定三个时间段更新销售额度,具体以App展示额度为准。
根据介绍,微众活期+Plus是大额灵活理财工具,产品均为微众银行代销的较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子产品。产品超80%为存款等稳定资产,持满7天后可随时转出。同时,活期+Plus产品底层资产都是存款或者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周末有利息或者票息收入,所以周末产品底层资产有收益,但周末产品不更新净值,资产收益体现在产品周一或周二的净值中。
界面新闻记者留意到,其他民营银行亦有类似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
例如,富民银行的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周周盈7天持有期30号理财产品E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5.38%;锡商银行的华夏理财固收纯债最短持有7天13号C,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4.93%,但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2.46%;网商银行的徽银理财“安盈”稳益最低持有14天理财产品250278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亦达到3.93%,目前该产品也处于售罄状态。
如何实现高收益率?
在银行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的当下,部分短期理财何以实现如此高收益率?
“这与其底层资产配置、资产交易操作等相关,如部分理财以低波债券资产打底,以权益、高收益债券等做收益增厚,取得不错成绩。”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杜娟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
另有业内人士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高收益可能与配置了权益资产有关。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了上述相关产品说明书,诚享19号产品说明书显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为85%-100%;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为0%-15%,且仅能投资于境内外发行的优先股;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比例为0%-15%,且只能从事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
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周周盈7天持有期30号理财产品E的产品合同显示,投资比例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大于85%,权益类资产少于1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小于5%。
但也有部分纯固收类理财,如上述华夏理财固收纯债最短持有7天13号C产品说明显示,100%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市场工具、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
界面新闻了解到的另一分析认为,部分银行合作的理财子公司多属于城商行等第二、三梯队的银行,此类理财子配置的资产收益率可能较高,代销机构则会在产品引入的同时做好风险把控。
另外,上述理财产品中,多为成立不久的新品。诚享19号产品页面就显示,该产品为新发产品,尚处于建仓期,单日净值涨幅对展示收益影响较大,当前产品折算的年化收益率相对较高,请理性购买。
根据客服介绍,理财产品建仓期是指新的产品在对客募集后,投资经理逐步将资金投入各资产(如存款、债券等)以构建投资组合的阶段。
注意高频操作风险
“玩的就是短、快。”
在追高心理下,部分投资者对于新发短期理财产品尤其热衷,且频繁切换多个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
此类投资者认为,新品有红利期,收益比平时高。且由于短期理财一般可在7、14天后可赎回,以图通过“快进快出”来获取高额回报。
“高频操作貌似可实现,但实际收益并没有想象那么高。”有客户经理如是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产品赎回和买入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中间其实会产生收益损耗。
在社交平台以及相关交流群中,亦有投资者感叹称,转来转去,还不如买银行存款。
并且,追新品红利亦有风险。“收益打榜不可持续,买入后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而且,不是所有新品都有红利可图。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每个理财机构的侧重点不一样,并非每家机构都会无差别重视新发理财产品。
“短、快的投资方式需要能抓住市场短期波动机会,对于非专业人士、普通投资者来讲难度大、风险高,且易于陷入情绪焦虑造成损失。”杜娟提醒称。
若从市场偏好看,目前短期理财产品是否更具有吸引力?
民生银行相关研报认为,在运作模式层面,相较于定开和封闭式品类,更具流动性的最短持有期型和日开型的固收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最短持有期型固收理财存续规模增长1.8万亿元,占固收大类的比重较上年末提升4.8个百分点至39%。
上述研报认为,固收类产品内部,短期限、高流动性品种有望继续作为增长主力,强化其“存款替代”定位。从需求端看,综合当前低利率、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的低风险偏好特征等,“低波、稳健”固收类产品具有增量需求,其中,期限角度具备更低波动的短期限产品,以及运作模式角度具有灵活赎回机制的日开型、最短持有期型产品更契合当前客户偏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