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芝士起源
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今天科创50还是涨的最多的主流指数,但消费股的股东们不会再像周五那么红温,因为今天白酒也涨了快3个点呢。
牛市就是酱紫,都能轮到的,所以不要老想着别人赚了我没赚,我赚的比大盘少什么的,毕竟股票都是你挑的嘛偶像。
而且你想啊,这个时候买消费股的都是保守人群,既然是保守的,那肯定进场时间比较晚。所以消费股的援军还在场外,还没进场呢,所以不要着急,先让小票、科技股涨,它们涨完了就该消费股涨了。
其实如果你拉长周期,几十年的去持有一个票,那只有人类刚需品是永远的神,也就是食品饮料、制药等。
图里那些消费股有几个共同点,
1、品牌强,2、轻资产,3、需求刚性,4、龙头,5、定价权,
按这个标准,你从A股里找,那大概率还是消费股们。中国的白水(白酒)就是美国的甜水(可乐)。
如果我们已经达成共识,认为食品饮料这个行业将持续存在,能助我们穿越周期,那自然是越惨越投。
而且也别觉得这些不是新消费,因为新消费这个词跟品类没关系。
啤酒新吗?朝日啤酒在日本通缩期间涨幅是指数的2倍。酱油新吗?龟甲万的涨幅是指数的5倍。
即便公认是新消费魁首的泡泡玛特,经典IPMOLLY,新秀LABUBU也都是10年、20年的老IP。
所以不是老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新消费,所谓的新消费更多是些高性价比or高情绪价值的东西,只要那些老东西能奔着这两点推陈出新,那股价还是有可能走出第二春的。
还有就是如果能做到出海,那会更好。
图里那些消费股也普遍都是做全球生意的,戳中的是全人类的吃喝拉撒,而不是像白酒,只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饮品。
这点确实是国内食品饮料股还没做到位的地方,但也有做的好的,例如东鹏。
总之,诸位食品饮料股股东,or消费股股东不用眼馋,现阶段的钱就不该咱赚。
但这笔投资如果拉长到整个人生去看,那现在抄底食品ETF(代码515710、场外A类012548/C类012549)的胜率还是很高很高的。而且通过ETF去布局,也能最大程度避免个股踩雷的风险。
...
1、今天涨最多的是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工业金属、贵金属、小金属、能源金属所有子板块普涨,催化剂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降息干大宗干金属是肌肉记忆。
2、继续大涨,卖方吹票一个比一个上头,高盛把目标价提高到了1835,今天涨完还需要再涨30%,国内券商也直接看到万亿市值,哈哈哈这场景梦回2021年的宁德,也是机构拍业绩拍到2060年,后来发生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
历史上每轮牛市都有宠儿股价超过茅台,但后来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这可能就是我正文说的,只有食品饮料股足以穿越周期,科技股往往只能坐一时的王位。
3、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官宣,对城市骑士社保补贴范围扩展至全国,养老保险、医保的补贴比例最高到100%,能稳定跑单的至少补贴50%。如果我没漏掉新闻的话,如今外卖三傻里只有美团不补贴骑手社保了。
注意,我说的补贴骑手社保,不是给骑手上社保,社保公司和骑手双方都要出钱,所以以前骑手不爱上。
京东这波是骑手钱公司全出,但它骑手也就几万,饿了么是补贴50%到100%,它的骑手400多万,压力最大的骑手数量最多、有700多万的美团。
补贴大战要少赚钱,未来替骑手交钱也要少赚钱,美团,哎。
4、万科差点涨停,其他地产股今天也还行,大牛市的,谁还不吃顿饺子了。上半年万科亏损120亿,经营层面没有好转,非要说好,就是2027年前没有境外公开债到期,剩下的境内债,有国资大股东撑腰,那有钱还钱,没钱还的话谈谈展期什么的也容易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