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大地上,一场乘势而上的发展浪潮正澎湃向前。今年一季度,天津经济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8%,超出天津市全年的预期增长目标,也 " 跑赢 " 了全国平均增速。
这组数据背后,民营经济的强劲表现尤为瞩目:一季度,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 5.9%。1 至 2 月,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22.6%,快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5.7 个百分点。
紧扣时代脉搏,扎根资源沃土,勇闯变革 " 深水区 " ……记者近期走进多家天津民营企业,见证了它们的奋进轨迹。从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的单点突破,到产业园区上下游的协同共振,天津民营企业正努力构筑起穿越周期的韧性屏障。
创新加速开拓市场
立足天津资源禀赋,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 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紧密结合,深深融入产业链,路才能越走越宽。" 从主营汽车检测到 " 跨行 " 制造业通用检测,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彬很是感慨。靠着全身心投入研发,公司不仅拓展了市场,解决了生存难题,产值还超出预设目标一半多。
去年 2 月,菲特主营的汽车检测业务萎缩了 50%。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萎缩的部分补回来,但增量从哪里挖?
" 天津有 12 条重点产业链,场景完备。如果将现有的技术、经验进行推广和复制,就有更多机会。" 曹彬说,无论是飞机制造还是生物医药,工业生产中的质量、生产、安全和设备管理等场景和需求相通。
于是,菲特成立了 " 行业通用研究中心 ",瞄准 " 通用性 " 检测进行转型。但十几个项目同步研发,每天至少 30 万元的运营开支,成为压在企业肩头的沉重负担。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密集的行业特性,更让企业资金链承压。
关键时刻,天津工信、科技、金融等多部门联手创新推出了项目贷,不到两周落地 5000 万元低息贷款。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检测综合平台,最终成功打开欧洲市场,与欧洲轴承行业某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院士工作站落户菲特,将前沿太赫兹、激光光谱技术运用到生物医药领域,实现检测产品 " 在线秒检 "。
高压输电线路上,无人机正在实施无人化智能化巡检;广袤森林中,无人机穿梭于密林间,实时监测森林状态;码头上空,无人机反馈发出预警,避免船舶剐蹭……同样勇拓市场的,还有全自主无人机系统行业的标杆企业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这家在北京中关村孵化、天津滨海新区成长起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 " 小巨人 " 企业,把研发部门放在了北京,生产测试、组装等工作放在了天津。近年来,企业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不仅在国内 " 破圈 ",应用到诸多场景,还吸引了很多国际客户的兴趣。
" 无人机可以说既是‘空中网格员’,也是‘低空城市治理师’。"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朱胜利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和团队前往阿联酋、阿曼等国,发现当地工业场景很需要中国的无人机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洽谈中。
" 先尝后买 " 打通堵点
数据显示,在天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在 95% 以上。科技创新,始终是破局制胜的关键密钥。
今年以来,为打破科技成果 " 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 " 的困境,天津市探索 " 先使用、后付费 " 模式,让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天津理工大学张联齐教授团队持有 " 一种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专利,在提升新能源电池性能与稳定性领域极具应用价值。
一次,在天津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智感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交流时,发现企业在电池材料、能量密度提升及快充技术等方面存在需求。
但初次合作时,双方都存在顾虑。天津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李彭辉说,经过协商,最后确定由学校团队先将专利许可给公司使用,按使用效果支付费用。若达到预期效果,公司需在合同期满内支付;若未达到效果,则无需付费。
" 这种模式更便于企业与老师‘牵线搭桥’,风险由双方共担,有利于更多成果走向产业化。" 李彭辉说,打破传统科技成果转化的固有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去年,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研究并出台了 " 先使用后付费 " 相关政策与工作模式,鼓励专利先使用后付费。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滨海高新区等高校和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还创新多种增信方式。
在滨海新区科技局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室主任辛鹏看来," 先使用、后付费 " 的模式搭建了科教资源与企业的 " 握手 " 通道,能够真正将成长潜力大的科创成果选出来、用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 " 实验室 " 走向 " 生产线 "。2025 年计划推动 100 家企业实现与高校 " 握手 "。
3 月,天津市召开科技成果 " 先使用后付费 " 暨成果转化 " 三个一 " 行动,提出鼓励高校建立完善内部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推广成果转化 " 一张明白纸、一幅流程图、一批服务专员 " 制度。
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效引领。天津市出台《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速。
推动企业梯度培育
今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与 5 家天津企业共同组成的 " 天津机器人代表团 " 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从深耕重载 AGV 专精领域的 " 小巨人 ",到一站式自动化采购平台,天津智造正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从核心技术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突破。
作为参展商之一,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天津企业。" 朗誉的成长离不开天津对企业的关注与培育。" 企业董事长任志勇说,主管部门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专门服务、匹配政策、解答难题,将一个小企业扶上了快车道。如今的朗誉,已经成为全世界重载 AGV 的载重纪录保持者。
产业链培育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产品包括高速并联机器人、协作码垛机器人等。
公司相关负责人施凤财说,当地帮助他们争取三年免租和后续厂房房租减免政策。在天津市工信局和天津市科技局政策支持下,企业多次获得制造业高质量应用场景资金补贴和相关科技项目的立项及研发补贴,增强了研发能力。企业研发出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物料抓取机器人,备受市场关注,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 20%。
"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 是天津培育产业体系的愿景之一。2024 年,天津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 210 亿元,工业机器人产值占比超 70%,位居全国前列。
与以往灯火通明的车间不同,在联想创新产业园的 " 黑灯工厂 " 里,每 9 秒就能在黑暗中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一产业园是联想集团功能最齐全、智能制造程度最高的工厂,也是集团在东北亚地区唯一生产通用类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和工作站等产品的制造研发基地。整个车间几乎可以脱离人工操作,车间灯光全部关闭也不会影响生产进度。
联想的智能工厂,便是天津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的佐证之一。
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表示,天津市将于 2025 年内新培育不少于 100 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其中不少于 10 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同时还将培育 10 家 5G 全连接工厂,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尹继辉说,近年来天津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水平达到 63.7,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渤海之滨,民营经济逐浪前行。天津市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天津民营经济对地方税收贡献率达 51.7%,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市 1.4 个百分点,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 白佳丽 杨文 郭方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